對于硬件開發(fā),往往有上手比較棘手的兩個地方,一個是MOS驅動,另一個是運放設計。MOS驅動常常用于電機驅動、三相逆變以及其他大功率場合,而運放設計就是如何準確的采集電路流過的電流,其實兩個電路在實際中都是相互相成,有MOS驅動往往就有運放設計,而這一期主要總結下我自己設計的驅動板中,用分立元件搭建的MOS驅動調試中遇到的問題、自己的分析以及解決方法。
01
如何用分立元件做MOS驅動電路
圖1 分立元件MOS驅動電路
如圖1所示,這是用三極管、二極管、電阻、電容分立元件搭建的MOS驅動電路。分析情況如下:
當VH為高電平,Q4就會導通是的Q1的基極為低電平,同時使得Q1導通,VCC-10V電壓通過二極管D1、三極管Q1、二極管D2、電阻R1驅動MOS管Q2的G極;
當VH為低電平,Q4就不會導通,所以Q1的基極沒有電流流過也處于截止狀態(tài),所以VCC-10V電壓不會通過三極管Q1,那么沒有電壓驅動MOS管Q2的G極,由于MOS管Q2內部寄生電容和電容C2的存在,G極處存在累計電荷,要通過三極管Q3和電阻R5釋放掉;
當VL為低電平,Q7基極有電流流過,所以Q5的集電極和發(fā)射極導通,導致Q5基極也流過電流,所以VCC-10V電壓通過三極管Q5、二極管D3、電阻R7對MOS管的G極進行驅動;
當VL為高電平,Q7基極無電流流過,所以三極管Q7不會導通,那么導致Q5的發(fā)射極和基極處于等電位,Q5的基極也無電流流過,Q5也處于截止狀態(tài),同理三極管Q8和電阻R12組成放電電路對G極電荷進行放電。
02
分析驅動電路自舉電容的作用
這里面有個元件可能剛上手分析的時候,弄不懂作用,是哪個呢?是電容C1。由于電容上的電壓不能突變,這里利用電容這個特性來更好的驅動MOS管的G極,這里你肯定有所疑問,那么沒有這個電容就不能驅動嗎?答案:不能。
在分析電容C1的作用時,首先需要明白,MOS管導通的條件是:
G極對地電壓還是GS之間的電壓差?
由于MOS驅動是G極電壓和S極電壓的電位差,所以當MOS管導通時,VAAA電壓直接加到MOS管的S極,(這里假設VAAA電壓為12V,G極對地驅動電壓為10V)所以MOS管的GS電壓差為:10V-12V=-2V,由于GS之間為負電壓,對于N溝道的MOS管,會導致DS之間處于截止狀態(tài),所以需要一個電壓來抬高G極之間的電壓,當然有種方法是直接用高電壓電源直接驅動G極,但是通過MOS管的G極耐壓都是非常有限的,那么這個時候電容的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當MOS管導通會使得S極電壓為VAAA,由于電容的一端與MOS的S極連接,所以這一端電容電壓瞬間為VAAA,由于電容上電壓不能突變的特性,使得電容另一端電壓也增加了VAAA,所以電容另一端的電壓約等于VAAA+VCC-10V,如圖2所示,這里用了二極管D1來隔離電容C1上電壓和VCC-10V,這樣的做法使得MOS管導通后,G極驅動電壓克服了S極電壓抬高的原因。
圖2 驅動電路中自舉電容電壓的變化
03
實際調試中一些問題分析以及解決方法
圖3 BLDC驅動電路
如圖3所示,這是利用六個MOS驅動三相電機的方案圖,這里采用H-PWM_L-ON的方式進行各個橋臂驅動(上橋給PWM進行驅動,下橋給導通信號驅動),要使得UV導通,那么要給MOS管Q17PWM信號,同時使得MOS管Q21導通。
圖4 驅動電路MOS管G極對地電壓波形
如圖4所示,這是測得MOS管Q17的G極對地電壓,圖中波形有明顯的尖峰,同時在實驗時MOS管容易發(fā)熱,就可以分析是MOS驅動電路沒有配置好。觀察波形發(fā)現(xiàn),這個波形不是超調類導致的,所以判斷是MOS驅動連接的電阻過大導致驅動電流過小導致,這里將電路中電阻改為50Ω、15Ω、0Ω進行實驗,如下圖所示。
圖5 三種驅動電阻變化后波形
如圖5、6所示,將驅動電阻從100、50、15、0變化發(fā)現(xiàn),驅動波形雖然有略微變化,但是驅動波形上升速度還是比較慢,這種上升比較慢的波形蠻像電容充電波形,這時檢查MOS管的G極有無電容,檢查發(fā)現(xiàn)有兩個電容:一個是與G極直接連接的電容C2、另一個是相間電容C4,如下圖所示:
圖6 影響MOS管G極驅動波形電容
如圖6所示,有可能是電容C2和C4的影響,所以將兩個電容同時去掉后,再進行實驗后,波形如下所示:
圖7 去掉電容后波形
如圖7所示,將兩個電容去掉后,驅動波形明顯上升速度有所提高,但是為什么下降電壓會到負值?主要是電機內部電感的存在,電流不能馬上突變到0,需要通過下橋進行續(xù)流。
圖8 U+V-導通時電流走向
如圖8所示,這是U上橋和V下橋導通時電流走向圖,其中電流內部電感的電壓為左正右負。
圖9 U+不導通時電流續(xù)流走向
如圖8所示,這是U上橋不導通和V下橋導通時電流續(xù)流走向圖,其中電流內部電感的電壓為左負右正。由于分立元件驅動電路中G極通過電壓和三極管和U相直接連接,沒有進行隔離,所以G極電壓可以下降到負電壓,這是正常的。實驗中是測量G極對地電壓,這是錯誤的,實際是測GS之間的電壓,如下圖所示:
圖10 GS之間電壓波形
如圖10所示,這是將MOS管驅動電阻換為50Ω,G極電容去掉,并測量GS之間的電壓波形,還是比較好的驅動波形,實際驅動電機,也沒有明顯的發(fā)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