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如果想要消滅攜帶疾病的蚊子,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知道叮咬的雌性目標物種在何時何地出現。一種實驗性的新裝置可能會有所幫助,其能通過模仿昆蟲的聽覺裝置實現這點。 雖然蚊子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耳朵,但它們有覆蓋在羽毛毛上的觸角。當這些毛發(fā)受到聲波的沖擊時會發(fā)生振動,進而將信號傳遞到約15000個神經細胞中,然后到達動物大腦的聽覺中心。
當另一個個體在附近時,蚊子會發(fā)出連它自己都聽不到的聲波,至少一開始是聽不到的。這些波被另一只蚊子快速拍打翅膀所扭曲,然后反射回到原來的昆蟲身上。通過利用自己的羽毛狀觸角,蚊子不僅能聽到自己聲波的回聲,還能根據聲波扭曲的獨特方式確定其他蚊子的性別和種類。
在Tim Ziemer博士的帶領下,德國不萊梅大學的科學家們受到這些天線的啟發(fā)并由此開發(fā)了一種基于麥克風的設備。它會發(fā)射聲波,然后利用語音識別工具和機器學習算法的組合來分析接收回聲的失真。
因此,它能確定附近飛行蚊子的種類和性別。此外,由于該設備的類天線結構,所以其在過濾雜亂背景噪音上比傳統的音頻處理技術要優(yōu)秀。
一旦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這項技術有望應用于實地以此來幫助鎖定攜帶疾病的蚊子,同時還能限制殺蟲劑的濫用。
責編AJX
-
天線
+關注
關注
71文章
3311瀏覽量
143391 -
電子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2932瀏覽量
55530 -
聲波
+關注
關注
0文章
57瀏覽量
20084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國際類腦計算科學家Yulia Sandamirskaya教授加盟時識科技
科技感拉滿!鯨啟智能機器人與無人機聯動,閃耀服務世界青年科學家論壇
【「AI芯片:科技探索與AGI愿景」閱讀體驗】+AI的科學應用
復星醫(yī)藥使用亞馬遜云科技生成式AI技術賦能醫(yī)療撰寫場景 助力科學家效率躍升
中國成功研發(fā)蚊子大小仿生機器人
地物光譜儀如何幫助科學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云天勵飛董事長陳寧當選深圳市青年科學家協會第十屆會長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超景深3D檢測顯微鏡技術解析
深開鴻亮相“小小科學家”品牌發(fā)布暨科學探索研學營開營活動

AI 推動未來科學 晶泰科技共襄未來科學大獎周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