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宣布,控股子公司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擬在江蘇溧陽投建生產線擴建項目,總投資不超過105億元。
華創(chuàng)證券指出,據統(tǒng)計,除了本次以外,去年12月以來,寧德時代公告的動力電池產能擴張計劃投資已達680億元。未來幾年鋰電設備會大幅受益本輪動力電池擴產潮。隨著動力電池技術進步和成本不斷下降,新能源汽車將不斷強化性能和使用成本上的優(yōu)勢。
先導智能是全球鋰電設備龍頭,產品涵蓋前中后段單機及整線。
贏合科技是前段涂布機、中段卷繞機的主要供應商。
責任編輯:l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600瀏覽量
79416 -
鋰電
+關注
關注
4文章
468瀏覽量
16963 -
寧德時代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250瀏覽量
49224
原文標題:剛剛!寧德時代再推百億擴產計劃
文章出處:【微信號: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眾號:鋰電聯(lián)盟會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寧德時代最新消息:茅臺集團與寧德時代簽署戰(zhàn)略合作 寧德時代同日成立兩家新公司
電池巨頭?寧德時代一直都備受關注,我們看到兩條?寧德時代的最新動態(tài),分享給大家。 茅臺集團與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或入局機器人行業(yè)
近期,高工機器人注意到,有消息稱,寧德時代在2024年底開始開始增加對機器人領域的投入,目前已在上海成立數(shù)十人的團隊自研機器人本體,控制和人機交互算法,計劃制造機械臂、AGV等工業(yè)機器人整機。
寧德時代正式遞交港股上市申請
近日,寧德時代正式向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港交所)遞交了發(fā)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這一舉動標志著寧德時代在國際化戰(zhàn)略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根據港交所的文件顯示,
寧德時代自研機器人團隊成立
機械臂、AGV等在內的工業(yè)機器人整機。盡管寧德時代此前對人形機器人公司進行了調研,但目前尚未明確制定人形機器人的研發(fā)計劃。然而,寧德時代并未
寧德時代本周提交港股上市申請
全球頂尖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已計劃在本周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目標是籌集至少50億美元(相當于人民幣約365.4億元)的資金。這一消息標志著寧德
寧德時代計劃在歐洲建立第四座電池工廠,深化合資合作戰(zhàn)略
在近日達沃斯論壇的活動中,寧德時代聯(lián)席董事長潘健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公司有望在今年確定其在歐洲的第四座電池工廠選址,并繼續(xù)沿用與車企合資的合作模式。這一動態(tài)標志著寧德時代在歐洲市場的布
寧德時代潘?。航衲昊蚬夹職W洲合資工廠項目
在近期于達沃斯舉行的論壇上,寧德時代聯(lián)席董事長潘健透露了公司在歐洲市場的進一步擴展計劃。他表示,寧德時代在去年12月已經宣布與斯特蘭蒂斯(S
臺積電CoWoS擴產超預期,月產能將達7.5萬片
近日,臺積電在先進封裝技術CoWoS方面的大擴產計劃正在順利推進,甚至有望超前完成。據業(yè)界消息,臺積電攜手合作伙伴,有望在2025年中旬前實現(xiàn)擴產
寧德時代回應磷酸鐵鋰砍單傳聞
針對近日網絡上流傳的“寧德時代計劃在2025年1月份對磷酸鐵鋰進行大量砍單”的消息,寧德時代今晚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正式作出了回應。
李斌:蔚來與寧德時代換電合作潛力大
18日正式發(fā)布了其巧克力換電生態(tài),該計劃旨在通過建設大量的換電站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換電需求。寧德時代表示,他們計劃最終在全國布局三萬座巧克力換電站,以形成完善的換電網絡。 李斌表
寧德時代計劃明年落地千座換電站
在近日舉行的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生態(tài)大會上,這家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yè)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換電站建設計劃。寧德時代明確表示,他們
寧德時代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全面開啟增混“大電量”時代
近日,寧德時代在北京發(fā)布了全球首款純電續(xù)航400公里以上,且兼具4C超充的增混電池——寧德時代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全面開啟增混 "大電量"時代
西部數(shù)據擬6.77億美元擴產泰國機械硬盤生產線
近日,全球領先的數(shù)據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西部數(shù)據傳來重要投資動向。據市場消息透露,西部數(shù)據正計劃斥資約6.77億美元(折合230億泰銖),在泰國擴大其機械硬盤(HDD)的生產能力。這一擴產計劃
寧德時代下半年生產計劃緊湊,訂單充足
隨著項目的深入推進,其市場份額有望繼續(xù)攀升。同時,寧德時代下半年生產計劃緊湊,訂單充足,預計產能利用率將進一步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