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特T型車到自動駕駛汽車的發(fā)展演變2016年,全球汽車MEMS和傳感器市場規(guī)模預計為110億美元,到2022年預計可增長至230億美元。這主要歸因于成像、雷達和激光雷達傳感器的爆發(fā)增長,到2022年這三塊市場預計將分別增長至77億美元、62億美元和14億美元。短期內,電動汽車所帶來的影響,對壓力傳感器、化學傳感器和磁傳感器等經典傳感器還比較小。不過,從長期來看,電動汽車的到來,將極大地改變壓力傳感器和磁傳感器在汽車內的數(shù)量和部署。電氣化越高的汽車,意味著需要更少的壓力傳感器,但需要更多的磁傳感器來監(jiān)測電池及實現(xiàn)各種定位以及對運動部件的探測??偠灾囀袌稣诮洑v其發(fā)展史上變化最快的時代。MEMS和傳感器供應商需要為即將到來的汽車產業(yè)黃金時代做好充分準備。本報告介紹了汽車MEMS和傳感器市場變革在即所相關的應用、技術以及廠商。
汽車MEMS和傳感器市場總覽BOSCH(博世)、DENSO(電裝)、SENSATA(森薩塔)、NXP(恩智浦)以及INFINEON(英飛凌)仍是汽車傳感器行業(yè)的領頭羊,但競爭格局或許會很快改變2016年,全球汽車MEMS和傳感器前十位的供應商共創(chuàng)造了42.5億美元的營收,占據(jù)了整個汽車傳感市場的77%(傳感器級別,不包括模組)。營收的增長,受到了汽車安全應用中MEMS和傳感器價格侵蝕的影響,包括電子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ESC)和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TPMS)。壓力傳感器市場仍是一塊較碎片化的市場,主要由博世、森薩塔和電裝主導,而磁傳感器市場則主要有Allegro、TDK-Micronas和英飛凌推動。就雷達市場而言,英飛凌可以說是市場標桿,正積極的推動雷達成為未來汽車的關鍵技術。新進廠商,尤其是來自激光雷達產業(yè)的廠商,或將在不遠的將來改變市場格局。Velodyne、Quanergy、SensL以及Leddartech等廠商,正在和Continental(大陸)、Valeo(法雷奧)等汽車配套產品供應商巨頭,在可靠且經濟的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的商業(yè)化方面展開激烈競爭,以滿足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的需求。本報告詳述了汽車MEMS和傳感器相關技術、趨勢及廠商。
汽車MEMS和傳感器供應商一覽未來的汽車將會如何發(fā)展?電氣化和無人駕駛將深刻影響交通運輸業(yè)在眾多的汽車傳感技術之中,三種主要傳感器將徹底改變產業(yè)格局:圖像傳感器、雷達和激光雷達傳感器。圖像傳感器起初主要應用于高端汽車的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tǒng))系統(tǒng),其深度學習圖像分析技術助推了早期應用。現(xiàn)在圖像傳感器已經成為了一種很成熟的應用產品,實現(xiàn)了基于視覺的自動緊急制動功能,保護汽車內外的人員安全。
汽車中的MEMS和傳感器ADAS前置攝像頭將因此加速獲得應用。泊車輔助應用也促進了圖像傳感器在汽車中的應用增長,360°環(huán)視攝像頭的出貨量則正處于爆發(fā)性增長階段。盡管在美國倒車攝像頭已經逐漸成為強制標配,但是360°環(huán)視攝像頭則具有壓倒性優(yōu)勢,它能實現(xiàn)視野更好的“鳥瞰”視角。這一趨勢將對傳感器級別供應商帶來利好,如Omnivision(豪威科技)。在模組級別,Panasonic(松下)和Valeo已經成為汽車攝像頭主要制造商。雷達傳感器常被誤以為是圖像傳感器和激光雷達傳感器的競爭產品,現(xiàn)在在高端汽車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并正拓展至中端汽車中,用于盲點探測和自適應巡航控制(ACC),助推Level 2級和3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普及。
激光雷達、雷達以及圖像傳感器是未來汽車的支柱最后,激光雷達對于大多數(shù)汽車廠商來說,仍是“圣杯”一樣的存在,它能夠幫助實現(xiàn)汽車周圍環(huán)境的3D感知。在本報告中,著重介紹了這項技術的不同潛在應用,它或將顛覆整個交通運輸產業(yè)。預計激光雷達傳感器將在未來五年獲得巨幅增長,其市場規(guī)模將從2017年的3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44億美元。激光雷達預計將成為未來汽車的一項核心技術,盡管它會感知大量的冗余數(shù)據(jù),但仍將是未來汽車的核心支柱,因為對于汽車產業(yè)來說,安全性仍是其最重要的黃金法則。報告中涉及的部分公司:Acura, ADI, Alfa Romeo, Allegro, Alphabet, Amphenol, ASC, Apple, Audi, Autoliv, Avis, Baojun, BMW, Bosch, Buck, Buggati, Cadillac, Chevrolet, Citro?n, Continental, Dacia, Daimler, Delphi, Denso, Dodge, DS, FAW, Ferrari, Fiat, Ford, Geely, GM, GMC, Google, Harman, Holden, Honda, Hyundai, Infineon, Infiniti, Intel Mobileye, Jaguar, Jeep, Kia, Knowles Lamborghini, Lancia, Land Rover, Lincoln, Luminar, Magna, Maserati, Mercedes, MG, Mini, Murata, Nissan, Nvidia, NXP, ON Semi, ON Star, Opel, Paragon, Peugeot, Porsche, PSA, Quanergy, RAM, Renault, Roewe, Rolls Royce, SAIC, Samsung, Seat, Sensata, Sensitec, Skoda, Smart, STMicroelectronics, Tata, TDK-Invensense, TDK-Micronas, TE Connectivity, Uber, Valeo, Velodyne, Volkswagen, Volvo, Wulling...
-
傳感器技術
+關注
關注
51文章
349瀏覽量
99088 -
mems
+關注
關注
129文章
4155瀏覽量
194197
原文標題:《汽車MEMS和傳感器市場及技術趨勢-2017版》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博世MEMS傳感器快問快答
MEMS聲敏傳感器分類與應用
MEMS替代傳統(tǒng)傳感器是大勢所趨嗎?
午芯芯科技國產電容式MEMS壓力傳感器芯片突破卡脖子技術
慣性傳感器的分類和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