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四點,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雛鳳展翼”科研成果助力人才培養(yǎng)計劃之“雛鳳輕鳴”沙龍交流活動在學院路校區(qū)IRC樓(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425會議室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邀請到了本院的徐邁老師,十余名大三同學參加了此次沙龍交流活動。
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yè)快速發(fā)展,公眾對人工智能的關注也持續(xù)上升。AlphaGo和AlphaZero的“驚艷”表現(xiàn),更讓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未來充滿了期待與擔憂。徐老師以此為切入點,向大家分享了他對人工智能的理解與思考。
首先,徐老師簡單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過程:圖靈機的發(fā)明與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標志著現(xiàn)代人工智能的誕生;在人工智能發(fā)展的早期,由于理論發(fā)展不足、硬件功能有限,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經歷了兩次大起大落;這些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加之計算機硬件的飛躍變化,人工智能技術終于得到了迅猛發(fā)展,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重要突破。
其后,徐老師從他的角度分享了“機器學習”和“模式識別”技術的重要性:機器學習與模式識別之于人工智能的作用與信號與系統(tǒng)之于通信的意義一樣重要。機器學習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研究計算機怎樣模擬或實現(xiàn)人類的學習行為,以獲取新的知識或技能,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結構使之不斷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相比機器識別技術而言,模式識別技術更傾向應用技術的研究,它主要對表征事物或現(xiàn)象的各種形式的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以對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描述、辨認、分類和解釋的過程。它是信息科學和人工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應用領域是圖像分析與處理、語音識別、聲音分類、通信、計算機輔助診斷、數據挖掘等學科。
在提問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徐老師針對同學們提出的人工智能發(fā)展熱潮期、機器學習單一化、出國專業(yè)選擇的等諸多疑惑和問題做了詳細的解答。此外,徐老師對大家也提出了幾點期望與要求。他希望大家能有踏實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不言棄的科學韌力,扎實的專業(yè)功底以及嚴謹清晰的邏輯思維,這樣在今后的學習與科研中都能砥礪前行。
人工智能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最具代表性的卷積神經網絡恰恰來自通信領域,電子工程技術在新時代中不斷成長,大量的研究者們也在積極的創(chuàng)造未來。希望有一天,在我們打開門的時候,說出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好,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96瀏覽量
249206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501瀏覽量
134564
原文標題:雛鳳輕鳴 | 你好,人工智能
文章出處:【微信號:buaamre,微信公眾號:北航MrE】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迅為RK3588開發(fā)板Linux安卓麒麟瑞芯微國產工業(yè)AI人工智能
最新人工智能硬件培訓AI 基礎入門學習課程參考2025版(大模型篇)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以及Edge AI的概念與應用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6章人AI與能源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術支撐學習心得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chuàng)新學習心得
risc-v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應用前景分析
人工智能ai4s試讀申請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
報名開啟!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將啟幕,國內外大咖齊聚話AI
利用人工智能改變 PCB 設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