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 傅盛出席人民網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大會,并發(fā)表主題為“機器人助力中國服務產業(yè)升級”的演講。
在演講中,傅盛表示,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極大地提升社會效率,并且把過去在每一個行業(yè)不同的專業(yè)化知識,變成了統(tǒng)一的底層技術,行業(yè)的界限正在不斷消失。
傅盛認為,相比于技術能力,落地應用能力才是中國AI創(chuàng)業(yè)者最大的機會?!氨M管我們是在做人工智能的技術,但是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落地點,用市嘗用戶的需求來驅動技術改進?!?/p>
服務接待機器人豹小秘12月開始量產。但傅盛認為,量產只完成了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是真正的落地到各個場景上,讓用戶真正能用起來,在降低用人成本的同時實現更好的標準化服務。目前,從智慧政務、智慧導覽到智慧會務,獵豹移動機器人智慧解決方案已經在多場景落地,全國遍地開花。
同時,在此次AI合作伙伴大會,人民網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獵豹移動及其他十多家人工智能企業(yè)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未來,獵豹移動將攜手行業(yè)伙伴,共同推動中國服務產業(yè)升級。
以下是演講全文
今天非常榮幸參加人民網主辦的AI合作伙伴大會。獵豹移動雖然是一家很年輕的公司,但是一家很早就開始全球化的公司。我們成立于2010年,那個時候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行業(yè)處在血海般的競爭狀態(tài)。我意識到中國的競爭太激烈了,于是我們放眼全球,發(fā)現那個時候全球的移動互聯網也在蓬勃興起。
2012年我第一次去美國時驚喜的發(fā)現,美國的工具和安全軟件排行榜上那些APP都很難用,和我們自己做的相比都有差距,我就意識到一個現實,就是在移動應用開發(fā)領域,中國已經開始不知不覺領先了。
移動互聯網熱潮退去,AI將是新的技術革命
那個時候我在想,有沒有機會利用移動互聯網,做一家全球化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所以,我們就和很多的中國公司不一樣,優(yōu)先發(fā)展了海外戰(zhàn)略。從2012年到2014年,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將移動互聯網用戶從零做到了月活躍超過4個億,如今,獵豹移動有大概近6億的月度活躍用戶,70%的用戶是來自于海外,海外收入占了一半以上,我們有20%的用戶來自歐美國家,這是我們這家公司的特色。
我們很早就開始投資了美國的高科技基金和以色列的基金。2014年在紐交所上市的時候,我給我自己一個命題,如果移動互聯網這波浪潮過去了,下一波的浪潮會是什么?
我不是技術出身,但是AlphaGo這件事情,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我意識到人工智能可能是一場技術革命。我認為這場技術革命的意義有兩點:
第一,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第二,把過去在每一個行業(yè)不同的專業(yè)化的知識,變成了統(tǒng)一的底層技術。
人工智能逐漸消除了各行各業(yè)的知識壁壘和技能邊界,使得一家公司可能既有視覺識別的能力、語音識別的能力,也有可能在無人駕駛等具體行業(yè)施展身手,這是它的魅力所在。而且,它把所有人的智慧集中在一起,當底層算法、芯片研發(fā)上變成了一個大一統(tǒng)的底層架構時,人工智能的迸發(fā)力就可能非常非常強。
而且,我還認識到一點,人工智能雖然是一次技術的革命,但是它并不是一個大公司可以壟斷的東西。反過來說,它使得過去很多技術的積累,本質上變得沒有意義了。比如說在人工智能出現之后,原先用模式算法進行的人臉識別積累會瞬間被替代掉。
所以,像我們這樣不是太大的公司也有彎道超車的機會,我們當時就想一定要All in AI。我自己從小也是喜歡擺弄機械,后來我也在想,也許機器人是一個更好的切入點。
宏觀政策助推人工智能產業(yè)發(fā)展
我們也非常的幸運,看到了國家出臺了各種各樣的政策,對人工智能的支持非常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