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算法,按照標準的解釋,就是規(guī)定在區(qū)塊鏈上合法的區(qū)塊如何產生,并對同一高度相互沖突的區(qū)塊鏈進行選擇。通俗的說,就是解決誰說了算的問題。使用這些規(guī)則的目的是讓參與者在一個沒有可信特定參與者的系統中形成共識,這意味著是在一個參與人彼此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里達成協商一致的過程,共識機制就是提供了在這個環(huán)境下協作交流的制度條件,而共識算法便是共識機制的技術實現手段。
共識算法需要通證經濟體系的支撐,否則,其支撐的網絡只類似效率低下,人浮于事,被動消極的央企,缺乏活力和進取精神,這種形態(tài)下的區(qū)塊鏈網絡,只能落地成一個狹隘的數據庫,哪怕是分布式的,與以往集權管理的中心化數據庫相較而論,算是古語中五十步與百步的關系。共識算法的高明和先進之處在于能為系統引入大量的積極貢獻者,形成開放社會,如同19世紀的美國,用清晰的產權制度,自由的個人氛圍,競爭的商業(yè)環(huán)境,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優(yōu)勢,吸引了世界級的人才前往生活和工作,只有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社會里,才能迸發(fā)出層出不窮的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能力是支持一個國家和企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源動力。
風青萍跟蹤學習了很多區(qū)塊鏈項目的共識算法,琢磨其演化發(fā)展路徑,認為共識算法一直是在高速發(fā)展中,不過,推動其發(fā)展的,卻是人性之惡,不是為了追求更好,而是為了避免失控,形象地說,是被一幫手拿砍刀的強盜攆著一路狂奔,如此理解,方能體會項目創(chuàng)始團隊的焦灼和狼狽。
大家都知道,中本聰給比特幣的定位是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這是一個普惠金融產品。然而改變這一切的,恰恰是共識算法,挖礦設備從常用的計算機CPU,在經過極客們的改造、定制和研發(fā)之后,CPU和GPU都逐步被淘汰,專用ASIC設備占領了比特幣所有的算力,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果比特幣遠離去中心化屬性,甚至網絡崩潰,比特大陸和嘉楠科技等挖礦設備制造商該是責無旁貸的始作俑者。
即使是自由主義色彩濃厚的Vitalik Buterin,在其主導的以太坊(Ethereum)里,雖然采用了與比特幣不同的共識算法Ethash,可以抵御ASIC礦機對挖礦工作的壟斷地位,但是時至今日,礦池的分布也已經流露出權貴氣息,門檻抬升得很高。
上圖為2019年12月10日以太坊礦池活動圖
如圖,僅前兩位礦池就占全部算力分布的56%,客觀地說,具備了作惡條件。造成這樣的結果,應該是Vitalik Buterin為首的基金會不愿意接受的,風青萍認為,這應該是其摒棄POW,轉移POS算法的根源,而非純粹的擴展性需求。在Vitalik Buterin被一群礦池弄得黯然神傷,對POW失去了信心之際,我們仿佛看到一個瘦弱的身影被一群人從康莊大道上攆到了一個巷子里。
在以太坊2.0時代,一切錯誤又將試圖被糾正,參與POS的門票僅需32個ETH。階段0,用戶可以在鏈上存入 32個BETH(Beacon ETH)成為驗證者,以太坊普惠金融的大門將再次打開。
與其相似的,還有一直都處于研發(fā)抵抗 ASIC 挖礦算法前沿的門羅幣(Monero)項目,進行了硬分叉升級PoW算法,以后僅需一顆普通的 CPU和至少2GB內存就能公平地參與挖礦。在12 月 1 日凌晨三點,門羅幣切換工作量證明算法為RandomX,取代了原來的CryptoNight 算法,削弱專用挖礦設備 ASIC 對網絡算力的影響并為 CPU 挖礦進行優(yōu)化。
在區(qū)塊鏈網絡里,類似比特幣、以太坊、門羅幣一樣,遇到同樣的麻煩,轉而尋求破局的項目,比比皆是,他們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被一群可惡的礦工攆著,愁容滿面,具體而言,是被一群礦工制造商。從比特幣、以太坊、門羅幣網絡的發(fā)展前景而言,礦機研發(fā)能力越強,作惡能力就越強。嘉楠耘智的上市,其實也是這些區(qū)塊鏈網絡的悲哀,頗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味道。
在分布式存儲領域的IPFS協議,是業(yè)界公認的http網絡傳輸協議未來的替代者,在2017年8月,一經上線便輕松募資2.57億美元(包括私募和公募資金),在當時創(chuàng)下ICO記錄。IPFS協議自帶王者氣象,始終被視同Ethereum量級的項目,其激勵層 Filecoin一直為人關注,在其主網尚未推出之前,針對其挖礦設備的期貨,便著保持如火如荼的旺盛需求。
IPFS原先的設想是充分利用散落于民間的每一臺電腦的閑置計算資源,尋常的電腦CPU即可參與 Filecoin的挖礦,這又是一個Satoshi Nakamoto愿景。
在11月27日,這一切又結束了。Filecoin官方社群管理員Why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下一個開發(fā)網絡中,Filecoin挖礦基本已經確定需要用到顯卡(GPU)?!?/p>
此舉意味著向普通電腦開放的挖礦活動,如同BTC、ETH等經歷的一樣,即將關閉,Filecoin礦工們也將奔馳在軍備競賽的道路上,而之前的CPU礦機,意味著即將全部作廢,據了解,截止到今年6月份,市場上售出的Filecoin礦機數量達到百萬臺。
從這一刻而言,參與Filecoin的挖礦投資,只能是專業(yè)人員的專業(yè)投資活動,而不是散落于民間的共享經濟,如同滴滴打車那樣,而IPFS的愿景也必然被大幅度拉低,在狹小的通道上,缺乏了公平,能留存多少人參與呢?
在現實生活中,治理社會的方式有三種:精英治理、代議制治理和集權治理。如何治理社會,成為人類千百年孜孜不倦的探索實踐,反觀現實社會,各種方式的治理模式都存在,很難一言以概之誰優(yōu)誰良,在風青萍看來,按照黑白貓理論,只要能建立長期的穩(wěn)定性,并兼顧保持自進化的能力,具備這種特征的治理模式,就是可選可用的治理模式。映射到區(qū)塊鏈網絡里,就是有價值的共識算法。
可是,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建立最大程度的創(chuàng)新體系,才是持久且高效的模式,而開放是建立創(chuàng)新的基礎條件,從這個角度來說,共識算法是建立開放的技術條件,其目標是通過開放的環(huán)境條件,達到營造創(chuàng)新的氛圍和土壤,開放的直接結果是催生了競爭,沒有危機意識是很難有創(chuàng)新的源動力,這個結論能解釋“資源詛咒”現象,即凡是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qū),往往都很落后,富不過三代的底層邏輯也在于此。所以我們看到現實社會里,不管哪種治理模式的國家和地區(qū),如果想發(fā)展,都會盡量在擴大自己的開放邊界。
區(qū)塊鏈簡短的發(fā)展歷史上,無論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其成立初衷都是開放的,但是隨著人性之貪婪,競相追逐,造成的結果,是讓這個體系越來越封閉,而封閉帶來的惡果,便是聯盟勾結,壟斷橫行。
在一個壟斷的社會里,是很難看到陽光的。如果向上的通道,全部關閉,那么,這個社會必然是落后的,等著被推翻,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區(qū)塊鏈網絡里,那么,要形成具有廣泛的社會效應的生態(tài)系統,乃至成為未來社會的底層基礎設施,就是一句空話。
美國社會歷來是開放社會的楷模,然而到今天,華爾街倡導的金融混業(yè)經營主張,企業(yè)市場的兼并重組和互聯網企業(yè)的高速發(fā)展,早已形成了各類壟斷勢力集團,成為美國發(fā)展的阻力,而非助力,風青萍認為,這應該是造成美國社會兩極分化的根源,也是直接促使以民粹主義為代表的特朗普上臺的背景。美國內部的民粹主義活動反映出其內部的封閉性,對外四處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反映出其外部開放程度的降低,內外部開放性下降的特征,預示著這個國家走向沒落,已是時間問題。
只有數年發(fā)展歷史的區(qū)塊鏈世界里,已經有很多的區(qū)塊鏈網絡具備壟斷特征或傾向,或者節(jié)點的壟斷,或者算力的壟斷,或者持幣量的壟斷,或者開發(fā)能力的壟斷。擺在這些項目的面前,選擇并不多,或者進化和創(chuàng)新其共識算法,擴大開放性,或者引入其他并行的共識算法,在穩(wěn)定性與自進化能力上保持適度平衡。
選擇后者做法的項目,目前來看,已經有了很多,比如Bytom網絡和Nervos網絡,就是采取了保持穩(wěn)定性的POW和二層靈活的共識算法,在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之間折中吸收處理。但是落地之后的前景如何,仍然需要等待現實的檢閱。
區(qū)塊鏈網絡的壟斷現象,亟待出臺區(qū)塊鏈世界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不過,在監(jiān)管嚴重缺失的當下,這近乎奢望,憑借項目的自治和行業(yè)的自律,難度也很大,風青萍覺得唯有市場的優(yōu)勝劣汰,才能優(yōu)化區(qū)塊鏈項目的質量,作為投資者,也只有具備前瞻性的選擇真正開放性的項目,才能提高價值投資的勝算概率。
在有些灰心的時候,往往也會有一些意外的發(fā)現。折中主義是一種通常的做法,也有一些充滿信心和偏執(zhí)狂的人,在不斷地擴展這個領域,開辟一種新的選擇。
影響較為深刻的,就有幾個案例,僅選取一個表述。
聲稱為未來設計的第三代共識協議:Avalanche,由 Emin Gün Sirer 教授和他帶領的團隊發(fā)明。與目前區(qū)塊鏈中廣泛使用的POW工作量證明共識協議或者是經典的BFT拜占庭容錯類共識協議均不相同。簡單地說,其獨特之處在于,相比POW和BFT來說,不僅更去中心化,性能也非常驚人,沒有POW的資源浪費,比BFT通訊和效率也更高,實現約 1 秒最終確定性(finality)和幾萬的 TPS。當BFT擴張到成百上千甚至是上萬的節(jié)點時,整個系統的溝通效率和速度就會急劇下降,所以 BFT 共識非常脆弱。核心價值在于 Avalanche 協議則可以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共識決策,并且以一種更民主的形式進行。
客觀地說,這種共識算法的開放性更強。不過,風青萍認為其采用的數據結構更接近DAG(有向無環(huán)圖),而非BLOCK CHAIN。但是DAG的安全性是否能夠保證,仍然需要繼續(xù)觀察。
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里有句話,“你必須不斷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共識算法的演進將會一直持續(xù),不過我們究其緣由,內在的推手竟然是人性之惡。
礦機制造商不斷加強技術研發(fā),實現產品更新換代,只是為了滿足礦工的貪婪需求,礦工不遺余力地發(fā)展自己的算力,只是為了在共識算法的框架下,按照通證經濟體系的設計,實現利益最大化,在把餅做大和把餅分好的問題上非常矛盾,但是的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重新將人性之惡輸入到區(qū)塊鏈生態(tài)系統中,仿佛讓我們又回到了起點。
經濟學家張維迎說,真正的企業(yè)家不該利用人性弱點賺錢。我們可以譴責騰訊集團,因為其創(chuàng)造了禍害無數學生的游戲王者榮耀,但是,商業(yè)總是商業(yè),其本質就是利益的最大化。在生存面前,道德與利益的界限很模糊。我們需要面對真相。
責任編輯:c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