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設計的幾款芯片,都因為出光角過大被砍了,特別對于multiple Emitter的激光芯片。
Emitter就是有電流注入地方,也就是發(fā)光條。發(fā)光條離得近,會導致熱聚集,因此從散熱角度來看,Emitter距離遠一點好,但是從封裝和應用的人來看,離得近的好,最好是一個Emitter就可以發(fā)個好幾瓦的光。
挖局一下網(wǎng)上資源,看看別人家如何設計的。
這一款就有點像日立的芯片了,腔長1500um,寬度400um,Emitter 75um,二者間距約150um。
在來看下激光器的快軸和慢軸的定義
激光芯片的出光快軸和慢軸是針對Far-field來說的,也就是激光器的遠場。
快軸是垂直于激光芯片正表面的,慢軸是平行于芯片表面的。也可以叫長的是垂直⊥,短的是平行∥。
一般快軸的發(fā)散角大于慢軸,如上圖,大功率的激光芯片,快軸的發(fā)散角基本上是慢軸的3倍以上。
對于更多的Emitter芯片,Emitter也較區(qū)域中心,可能和封裝有關吧。
這個圖就比較直觀一點
所以到底Emitter的間距放大多少合適呢,一曰我放多少你用多少。
-
電流
+關注
關注
40文章
7136瀏覽量
135005 -
激光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737瀏覽量
62718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8文章
8685瀏覽量
14549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激光器種類及特點

激光器電源技術(shù)電子書
EastWave應用:垂直腔表面激光器
連續(xù)激光器與脈沖激光器:有什么區(qū)別?

激光器性能指標

激光器基礎---激光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