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智能時代而言,傳感器已經不僅僅是采集數據的眼睛和耳朵,更是高端制造、流程控制、聯(lián)網操作的大腦和心臟。毫米波傳感器利用雷達的原理,賦予智能設備感知的能力。
毫米波傳感器不容易受環(huán)境(溫度、光線等)的影響,能夠穿透塑料和衣服等非金屬材料,決定了它可以在更廣闊的民用領域中占據C位。
幾款常見傳感器對比
什么是毫米波傳感器
毫米波mmWave是一類使用短波長電磁波的特殊雷達技術。毫米波傳感器(也稱毫米波雷達)一般包括三個主要部分:
發(fā)射機TX:放大并發(fā)射毫米波信號
接收機RX:接收目標反射回來的毫米波信號
信號處理DSP:處理信號以獲得物體的信息
毫米波傳感器利用物體的距離、速度和角度信息可以開發(fā)更高層的應用。
毫米波傳感器的常見應用場景
No.1
手勢識別
基于毫米波雷達的手勢識別是利用電磁波獲取人體動態(tài)手勢的運動特征,實現(xiàn)手勢的自動識別。
作為一種非接觸式識別方式,毫米波傳感器可以實現(xiàn)簡單高效的信息交互,在醫(yī)療、汽車、娛樂等方面都有廣泛應用需求,近年來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熱點,其相對于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可以更好地保護客戶隱私,而且算法簡單不需要GPU以及神經網絡的支持,因此反應更快功耗更低。
動作感應
毫米波雷達是主動式傳感器,基于多普勒雷達原理,檢測到感應區(qū)域的反射頻率變化,就會觸發(fā)感應器動作,輸出信號對設備進行開啟或關閉。
毫米波雷達的動作感應原理常被應用于感應燈、節(jié)能開關或防盜報警裝置中。
No.3
人體存在感應
相較于傳統(tǒng)紅外人體移動傳感器,毫米波雷達傳感技術具有不受溫度、煙霧、灰塵等環(huán)境影響,可全天候工作等特點,不僅能準確感知運動人體的存在,還能檢測靜態(tài)呼吸產生的微動信號,進而判斷是否有人存在。
毫米波雷達在人體存在感應功能可作用于智能衛(wèi)浴、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領域。
No.4
生命體征檢測
雷達路徑上的任何物體都會反射回信號,雷達系統(tǒng)通過捕獲和處理反射信號,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速度和角度。
毫米波雷達在目標距離檢測中提供毫米級精度的潛力使其成為檢測人體生物信號的理想技術,并具有非接觸、連續(xù)監(jiān)視體征數據的優(yōu)勢。
No.5
動目標探測
FMCW雷達是最常用的車載毫米波雷達。能同時測出多個目標的距離和速度信息,可對目標連續(xù)跟蹤,系統(tǒng)敏感性高,錯誤報警率低;不易受外界電磁噪聲的干擾;測量距離遠,分辨率高;所需發(fā)射功率低;成本較低;信號處理難易程度及實時性可達到系統(tǒng)要求。
把毫米波雷達安裝在汽車上,可以測量從雷達到被測物體之間的距離、角度和相對速度等,其中24GHz雷達主要實現(xiàn)近程和中程探測,用于汽車盲點監(jiān)測、車道偏離預警、泊車輔助等功能。
77GHz雷達主要實現(xiàn)遠程探測,可用于自動緊急制動、自適應巡航、前向碰撞預警等主動安全領域的功能。
No.6
點云成像
4D點云成像雷達可以在任何光照或天氣條件下,將3D雷達的從測量距離、速度、水平方位角擴展到涵蓋距離、方位、俯仰角和相對速度的測量,顯著增強了雷達的性能。因此能夠把前方探測到的物體輪廓大概描繪出來,做到全天候感知路況。
毫米波雷達的4D點云成像效果,可以接近64線激光雷達,輕松實現(xiàn)對前方擁擠的行人、橫穿車輛、靜止物體、高處物體及小物體的檢測。從而是讓前向雷達發(fā)揮出更多更大的作用。
-
毫米波雷達
+關注
關注
107文章
1103瀏覽量
65376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ADAS和防撞系統(tǒng)中的毫米波雷達方案

毫米波雷達信號的傳輸特性
毫米波雷達的基頻和調制技術 毫米波雷達在機器人導航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與超聲波雷達的區(qū)別
毫米波雷達技術優(yōu)勢分析 毫米波雷達在安防監(jiān)控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與激光雷達比較 毫米波雷達在自動駕駛中的作用
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 毫米波雷達應用領域
物聯(lián)網中的高分辨率精確距離測量方案_毫米波雷達

毫米波雷達感應Dem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