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FCC HAC
2023.9.29,FCC發(fā)布KDB285076 DO5 HAC Waiver DA 23-914v01,KDB285076 DO1 HAC Guidance v06rO4和285076 D04volume Control v02。KDB285076 DO5 HAC Waiver DA 23-914 vo1臨時豁免期限為2年(2023/9/29-2025/9/28)。
根據(jù)最新文件要求,在2023.12.5前,仍可使用ANSIC63.19-2011進行HAC測試。2023.12.5開始新申請的認證必須完全符合285076 D04 Volume Control v02的要求或者結合臨時豁免程序KDB285076 DO5 HAC Waiver DA 23-914 v01下的285076 Do4 Volume Control v02的要求。
KDB285076 DO5 HAC Waiver DA 23-914 vO1修訂技術如下:
1、僅需一種CMRS(蜂窩式移動無線電話業(yè)務)窄帶和寬帶音頻編碼(AMR和EVS音頻編碼及Wi-Fi Calling)在2N和8N安裝力下滿足會話增益不小于6dB即可。8N安裝力下的會話增益不需滿足TIA5050-2018標準5.1.1章節(jié)不小于18dB的要求。
2、對于1中未涉及的窄帶和寬帶音頻編碼,保持相同的音量設置情況下,需要滿足會話增益不小于6dB的要求。但無需進行Receive Distortion and Noise Performance和Receive Acoustic Frequency Response Performanceevaluations的測試。
3、對于1和2未涉及的OTT和其他3GPP音頻編碼技術無需進行測試。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解讀|ETSI EN 301893 DraftV2.1.52標準
2023年9月22日,ETSI更新最終草稿Final draft ETSIEN 301893 V2.1.52。相比ETSI EN 301893 V2.1.1有以下幾點變化:
新增了Wi-Fi 5G Band 4功率限值25mW。
OBW Limit更新為Sub-band 1& 4: OBW小于等于標稱信道帶寬,Sub-band 2 &3 OBW大于等于80%標稱信道帶寬。
新增了跨通道的要求:跨通道的Limit與Sub-band 3相同。
帶外雜散在47-74 MHz和694-862 MHz頻段的Limit為-36 dBm。
Mask測試修改了Limit。
主設備修改名稱為Primary devices,從設備修改名稱為Secondary devices.
自適應修改了COT的Limit。
增加相鄰信道選擇的測試。
DFS新增了當設備為Secondary device withradardetection時,除了常規(guī)測試外,還需要測試Secondary設備向其Primary設備報告雷達檢測的能力10.增加設備預期用途設定極限溫度范圍-20~55°C。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解讀|《關于在無線電發(fā)射設備型號核準中開展對無線局域網(wǎng)設備支持IPv6協(xié)議能力測試有關事宜的通知》
IPv6是英文“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議第6版)的縮寫,IPv6的使用,不僅能解決IPv4網(wǎng)絡地址資源數(shù)量不足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多種接入設備連入互聯(lián)網(wǎng)的障礙。
《關于在無線電發(fā)射設備型號核準中開展對無線局域網(wǎng)設備支持IPv6協(xié)議能力測試有關事宜的通知》中提到2023年12月1日起生產(chǎn)或者進口在我國境內銷售、使用的具有公網(wǎng)IP地址分配功能的無線局域網(wǎng)設備應支持IPv6協(xié)議。并符合《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240OMHz、5100MHz和580OMHz頻段無線電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等無線電管理有關規(guī)定要求。
具有公網(wǎng)IP地址分配功能的無線局域網(wǎng)設備須支持IPv6協(xié)議,并默認開啟IPv6功能。具有公網(wǎng)IP地址分配功能的無線局域網(wǎng)設備工作在二層橋接模式下,設備須支持IPv6數(shù)據(jù)包的透明傳輸。具有公網(wǎng)IP地址分配功能的無線局域網(wǎng)設備工作在三層路由模式下,設備須支持向接入用戶分配IPv6地址,且支持用戶IPv6數(shù)據(jù)包的轉發(fā)。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解讀|《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通知》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fā)《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通知》,5GRedCap是3GPP在5G R17階段針對速率、時延要求不高的5G應用場景專門推出的一種新技術標準協(xié)議,它旨在全面提升5G網(wǎng)絡質量和覆蓋率,也可以理解為“輕量級5G”。
相比傳統(tǒng)5G設備而言,5G RedCap預計可以使5G模組成本降低60%~70%,帶寬更窄,調制階數(shù)耕地,功耗更低。預計到2025年,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實現(xiàn)5GRcdCap規(guī)模覆蓋,5G RedCap 連接數(shù)實現(xiàn)千萬級增長;打造5個以上實現(xiàn)百萬連接的5G RedCap應用領域。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新知|星閃(NearLink)技術介紹
星閃(NearLink)是一種短距離數(shù)據(jù)傳輸?shù)南冗M無線通信技術,相比藍牙和Wi-Fi等傳統(tǒng)技術,它在速率、時延、傳輸距離、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有顯著提升。星閃系統(tǒng)包括基礎應用層、基礎服務層和星閃接入層。基礎應用層用于不同功京T接) 兩種通信接口,滿足不同類型網(wǎng)絡的需求。
更遠的傳輸距離,同時提升了女全生和可國味。P分 電子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手機、平板、鼠標、鍵盤、耳機和音箱等設備。此外,它也適用于智能家居、車機互聯(lián)、車內影音和雷達傳感等領域。
星閃聯(lián)盟是該技術的推動組織,擁有眾多成員單位,包括科研院所、運營商、設備商、半導體廠商和手機廠商等。聯(lián)盟成員在標準和需求組、頻譜組、認證測試組、安全組以及智能汽車、智能家居和智能終端產(chǎn)業(yè)推廣組等工作組中積極參與標準化和推廣工作。
星閃聯(lián)盟于2023年發(fā)布了1.1版本規(guī)范,并正在推進2.0版本的標準化工作,以進一步推動星閃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
審核編輯 黃宇
-
HAC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8048 -
FCC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7瀏覽量
2786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全力推進 IPv6 單棧的必要性

RT-Thread+STM32F429IGT6+LWIP(2.1.2)開啟IPV6功能,無法獲取有效IPV6地址怎么處理?
?IPv6 專網(wǎng)的全新用戶價值

IPv6 開啟網(wǎng)絡新時代的強勁引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