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介紹
按照傳輸線理論,當負載與輸出不匹配時,信號的傳輸為非理想行波狀態(tài)(駐波或反射),會出現(xiàn)波形失真或衰減。阻抗匹配則傳輸功率大,對于一個電源來講,當它的內阻等于負載時,輸出功率最大,此時阻抗匹配。最大功率傳輸定理,如果是高頻的話,就是無反射波。對于普通的寬頻放大器,輸出阻抗50Q,功率傳輸電路中需要考慮阻抗匹配,可是如果信號波長遠遠大于電纜長度,即電纜長度可以忽略的話,就無須考惠阻抗匹配了。
阻抗匹配是指在能量傳輸時,要求負載阻抗要和傳輸線的特征阻抗相等,此時的傳輸不會產生反射,這表明所有能量都被負載吸收了;反之則在傳輸中有能量損失。
在高速的設計中,阻抗的匹配與否關系到信號質量的優(yōu)劣。阻抗匹配的技術可以說豐富多樣,但是在具體的系統(tǒng)中怎樣才能比較合理地應用,需要衡量多個方面的因素。例如,在系統(tǒng)設計中,很多采用的都是源端的串聯(lián)匹配。對于什么情況下需要匹配,采用什么方式的匹配,為什么采用這種方式,以下逐一分析。例如,差分的匹配多數(shù)采用串聯(lián)終端的匹配;時鐘采用并聯(lián)終端匹配。
1)串聯(lián)終端匹配串聯(lián)終端匹配的理論出發(fā)點是在信號源端阻抗低于傳輸線特征阻抗的條件下,在信號的源端和傳輸線之間串接一個電阻R,使源端的輸出阻抗與傳輸線的特征阻抗相匹配,抑制從負載端反射回來的信號發(fā)生再次反射。
串聯(lián)終端匹配后的信號傳輸具有以下特點:
(1)由于串聯(lián)匹配電阻的作用,驅動信號傳播時以其幅度的50%向負載端傳播。
(2)信號在負載端的反射系數(shù)接近十1,因此反射信號的幅度接近原始信號幅度的50%。
(3)反射信號與源端傳播的信號疊加,使負載端接收到的信號與原始信號的幅度近似相同。
(4)負載端反射信號向源端傳播,到達源端后被匹配電阻吸收。
(5)反射信號到達源端后,源端驅動電流降為0,直到下一次信號傳輸。
相對并聯(lián)匹配來說,串聯(lián)匹配不要求信號驅動器具有很大的電流驅動能力。選擇串聯(lián)終端匹配電阻值的原則很簡單,就是要求匹配電阻值與驅動器的輸出阻抗之和與傳輸線的特征阻抗相等。理想的信號驅動器的輸出阻抗為零,實際的驅動器總是有比較小的輸出阻抗,而且在信號的電平發(fā)生變化時,輸出阻抗可能不同。比如電源電壓為+4.5V的CMOS驅動器,在低電平時典型的輸出阻抗為37Q,在高電平時典型的輸出阻抗為45Q;TTL駔動器和CMOS驅動器一樣,其輸出阻抗會隨信號的電平大小變化而變化。因此,對TTL或CMOS電路來說,不可能有十分正確的匹配電阻,只能折中考慮。
2)并聯(lián)終端匹配并聯(lián)終端匹配的理論出發(fā)點是在信號源端阻抗很小的情況下,通過增加并聯(lián)電阻使負載端輸入阻抗與傳輸線的特征阻抗相匹配,達到消除負載端反射的目的。實現(xiàn)形式分為單電阻和雙電阻兩種形式。2
并聯(lián)終端匹配后的信號傳輸具有以下特點:
(1)驅動信號近似以滿幅度沿傳輸線傳播。
(2)所有的反射都被匹配電阻吸收。
(3)負載端接收到的信號幅度與源端發(fā)送的信號幅度近似相同。
在實際的電路系統(tǒng)中,芯片的輸入阻抗很高,因此對單電阻形式來說,負載端的并聯(lián)電阻值必須與傳輸線的特征阻抗相近或相等。假定傳輸線的特征阻抗為50Q,則R值為50Q。如果信號的高電平為5V,則信號的靜態(tài)電流將達到100mA。由于典型的TTL或CMOS電路的驅動能力很小,這種單電阻的并聯(lián)匹配方式很少出現(xiàn)在這些電路中。
雙電阻形式的并聯(lián)匹配,也被稱為戴維南終端匹配,要求的電流驅動能力比單電阻形式小。這是因為兩電阻的并聯(lián)值與傳輸線的特征阻抗相匹配,每個電阻都比傳輸線的特征阻抗大。考慮到芯片的驅動能力,丙個電阻值的選擇必須遵循三個原則:
(1)兩電阻的并聯(lián)值與傳輸線的特征阻抗相等。
(2)與電源連接的電阻值不能太小,以免信號為低電平時驅動電流過大。
(3)與地連接的電阻值不能太小,以免信號為高電平時驅動電流過大。
并聯(lián)終端匹配優(yōu)點是簡單易行;顯而易見的缺點是會帶來直流功耗:單電阻方式的直流功耗與信號的占空比緊密相關;雙電阻方式則無論信號是高電平還是低電平都有直流功耗。因而不適用于電池供電系統(tǒng)等對功耗要求高的系統(tǒng)。另外,單電阻方式由于驅動能力問題在一般的TTL、CMOS系統(tǒng)中沒有應用,而雙電阻方式需要兩個元件,這就對PCB板的面積提出了要求,因此不適合用于高密度印制電路板。
(mbbeetchina)
下載該資料的人也在下載
下載該資料的人還在閱讀
更多 >
- 信號源的阻抗匹配資料及公式匯總 11次下載
- 為什么要阻抗匹配怎么進行阻抗匹配
- 微帶傳輸線阻抗匹配電路設計
- 阻抗匹配是什么阻抗匹配的介紹和計算的詳細資料概述 52次下載
- 應該怎樣理解阻抗匹配 15次下載
- 阻抗匹配是什么?為什么要進行阻抗匹配 0次下載
- 對阻抗匹配怎樣理解 29次下載
- 解析通信網路的阻抗匹配與射頻傳輸線的設計技術 8次下載
- 高速PCB中的阻抗匹配 26次下載
- 傳輸線變壓器的機理及寬帶阻抗匹配的設計 28次下載
- 什么是阻抗匹配以及為什么要阻抗匹配 64次下載
- 均勻傳輸線的阻抗匹配 73次下載
- ps脈沖傳輸線的多容性負載阻抗匹配模型和計算
- 阻抗匹配 0次下載
- 傳輸線理論與阻抗匹配 0次下載
- 電路的阻抗如何匹配 2450次閱讀
- 高速差分信號阻抗匹配詳解 2686次閱讀
- PCB設計中阻抗匹配與0歐電阻的作用 918次閱讀
- 基于四分之一波長傳輸線的阻抗匹配原理 1.2w次閱讀
- 阻抗匹配的原理及應用 3648次閱讀
- 高速數(shù)字系統(tǒng)中阻抗匹配與端接方案 8207次閱讀
- 阻抗匹配電路的作用,阻抗匹配的理想模型 1.6w次閱讀
- 阻抗匹配和阻抗變換是什么?阻抗變換和阻抗匹配的詳細概述 1.6w次閱讀
- 大神教會你阻抗匹配原理及負載阻抗匹配 10.8w次閱讀
- 阻抗匹配是什么意思_阻抗匹配原理詳解 5.1w次閱讀
- 怎樣理解阻抗匹配_pcb阻抗匹配如何計算 4.3w次閱讀
- 傳輸線阻抗匹配的方法 1.9w次閱讀
- 詳細剖析阻抗匹配 5849次閱讀
- 阻抗匹配電路的原理及其應用介紹 3575次閱讀
- 淺析阻抗匹配及其應用 2658次閱讀
下載排行
本周
- 1NS1081/NS1081S/NS1081Q USB 3.0閃存數(shù)據(jù)手冊
- 0.40 MB | 4次下載 | 2 積分
- 2光伏并網逆變器原理
- 7.31 MB | 3次下載 | 2 積分
- 3T20電烙鐵原理圖資料
- 0.27 MB | 2次下載 | 免費
- 4PL83081 雙路恒流同步降壓轉換器技術手冊
- 3.34 MB | 1次下載 | 免費
- 5PL88052 4.8V至60V輸入,5A,同步降壓轉換器技術手冊
- 3.36 MB | 1次下載 | 免費
- 6LX8201微孔霧化驅動芯片電路圖資料
- 0.15 MB | 1次下載 | 免費
- 7PC6200_7V直流電機驅動器技術手冊
- 0.47 MB | 次下載 | 免費
- 8恒溫晶體振蕩器(OCXO)FOC-2D:20.6×20.6mm在通信基站和測試設備中的應用參數(shù)規(guī)格
- 485.75 KB | 次下載 | 免費
本月
- 1如何看懂電子電路圖
- 12.88 MB | 329次下載 | 免費
- 2RK3588數(shù)據(jù)手冊
- 2.24 MB | 14次下載 | 免費
- 3PC5502負載均流控制電路數(shù)據(jù)手冊
- 1.63 MB | 12次下載 | 免費
- 4STM32F10x參考手冊資料
- 13.64 MB | 12次下載 | 1 積分
- 5OAH0428 V1.0英文規(guī)格書
- 5.86 MB | 8次下載 | 免費
- 6NS1081/NS1081S/NS1081Q USB 3.0閃存數(shù)據(jù)手冊
- 0.40 MB | 4次下載 | 2 積分
- 7PID控制算法學習筆記資料
- 3.43 MB | 3次下載 | 2 積分
- 8光伏并網逆變器原理
- 7.31 MB | 3次下載 | 2 積分
總榜
- 1matlab軟件下載入口
- 未知 | 935132次下載 | 10 積分
- 2開源硬件-PMP21529.1-4 開關降壓/升壓雙向直流/直流轉換器 PCB layout 設計
- 1.48MB | 420064次下載 | 10 積分
- 3Altium DXP2002下載入口
- 未知 | 233089次下載 | 10 積分
- 4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 10.0免費下載
- 340992 | 191415次下載 | 10 積分
- 5十天學會AVR單片機與C語言視頻教程 下載
- 158M | 183349次下載 | 10 積分
- 6labview8.5下載
- 未知 | 81599次下載 | 10 積分
- 7Keil工具MDK-Arm免費下載
- 0.02 MB | 73818次下載 | 10 積分
- 8LabVIEW 8.6下載
- 未知 | 65990次下載 | 10 積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