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細同軸“尾纖”對于任何試圖診斷或修復RF信號路徑問題的人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工具。如果應用得當,它們可用于表征高達5GHz和超過<>GHz的網(wǎng)絡。本說明概述了它們的多功能性,并介紹了正確應用的技術。
參與當代無線電設計和調(diào)試的任何人都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是能夠準確測量信號路徑中未連接的部分。例如,如果輸入端耦合到雙工器,輸出耦合到LNA,如何測量濾波器的插入損耗(S21)?或者,功率放大器(PA)的輸出功率和線性度可能存在問題,但它恰好在一端連接到雙工器,另一端連接到Tx驅(qū)動器?這些情況(以及許多其他情況)的答案在于謹慎使用半剛性極細同軸電纜,通常稱為“尾纖”(圖 1)。
圖1.密封極細同軸電纜,良好至 5GHz+。
半剛性極細同軸電纜可以從許多來源獲得許多特性阻抗。對于 50Ω 應用,它們的范圍從非常小且靈活 [8mil 外徑 (0.203mm)] 到非常堅固耐用的 [250mil 外徑 (6.35mm)]。然而,這些電纜之所以如此通用,是因為它們可以直接焊接到信號路徑中,并用作測量關鍵參數(shù)的臨時手段,即使電路的設計不是為了適應這種測量。
回到上述插入損耗情況:如果SAW濾波器的插入損耗有問題,首先要斷開器件輸入側(cè)和輸出側(cè)的電路。然后,將兩根極細同軸電纜焊接到電路板上,從而對設備進行簡單的雙端口測試。此測量是設備在此特定板上的性能的真實說明。例如,如果PCB布局不正確并且S21超出設備制造商的預期,則很明顯。將相同的技術應用于PA可以在沒有外部貢獻者在場的情況下測試和優(yōu)化電路??梢詮臏y量中消除變送器的雜散發(fā)射,可以識別輸入和輸出的不匹配,布局問題變得更加明顯,并且可以應用全方位的測試來診斷問題。
為了充分利用辮子,應遵循一些準則。首先,考慮進行測量的頻率。帶有同軸電纜連接到 SMA 邊緣安裝連接器的手工電纜在高達 2GHz 的頻率下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2GHz以上,由于SMA到同軸的轉(zhuǎn)換,這些在回波損耗和阻抗方面變得不可預測(圖2a,2b)。對于更高的頻率,“密封”電纜組件可能更合適(圖 1、3)。密封電纜有時可以在當?shù)氐亩至慵驮O備經(jīng)銷商處找到。這些組件切成兩半時,每個組件產(chǎn)生兩個尾纖。
圖 2a.手工制作的極細同軸電纜 - 適用于大約 2GHz 至 3GHz。
圖 2b.手工制作的極細同軸電纜(在PCB上端接至11Ω)的回波損耗(S50)。
圖3.密封極細同軸電纜的回波損耗 (S11)。
雖然保持電纜總長度盡可能短,但盡量減少從電纜末端突出的中心導體數(shù)量也非常重要。此處的任何過量都會顯著降低尾纖的回波損耗(圖4a,4b)。
圖 4a.中心導體長度過長可能是有害的。
圖 4b.中心導體長度過長的回波損耗。
設置測量時要考慮的另一個事項是連接尾纖的直流電壓電平。請記住,許多頻譜分析儀(和其他設備)可能會因直流電壓而損壞。因此,請始終嘗試斷開傳輸路徑,以便在尾纖和被測器件之間放置一個隔直電容器。
最后,不要羞于接地。如果有阻焊層擋住去路,請拿出 X-Acto? 刀并騰出空間.由于射頻和機械原因,屏蔽層與地層接觸越多越好。在測量過程中讓接地連接松動不僅僅是一件麻煩事;這可能意味著PCB走線被拉動或阻塞蓋損壞。
有了這些指南,一些微細同軸電纜和一點創(chuàng)造力,傳輸路徑的隱藏參數(shù)就不再是個謎。這些廉價的工具使我們能夠優(yōu)化阻抗匹配,定位以前未預料到的插入損耗,隔離系統(tǒng)的某些部分,并真正“了解”無線電設計。
審核編輯:郭婷
-
濾波器
+關注
關注
162文章
8214瀏覽量
184206 -
功率放大器
+關注
關注
104文章
4090瀏覽量
138220 -
連接器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15709瀏覽量
144350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ble和5ghz wifi怎么同時使用
尾纖和跳線的區(qū)別是什么
什么是光纖尾纖
尾纖是做什么用的
跳纖和尾纖的區(qū)別
尾纖使用壽命可達幾年
光纖為什么要接尾纖
如何選擇正確的光纖尾纖
極細同軸線與傳統(tǒng)射頻同軸線區(qū)別有哪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