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汽車產業(yè)鏈緊密交織,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的調查可能對歐洲本土產業(yè)造成負面影響。歐盟計劃到2035年停售非零碳排放汽車,這為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尋求機會提供了契機,但中國電動車的快速崛起引發(fā)了國際社會的警惕。
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日前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考慮是否征收懲罰性關稅,以保護歐洲汽車制造商的利益。這一決定引起了德國汽車業(yè)界的擔憂,因為德國汽車出口中國的比例很高,任何對中國的反制措施都可能對德國造成巨大影響。
德國經(jīng)濟研究所(IW)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德國進口的中國汽車和零部件增長了75%,中國汽車品牌已經(jīng)在德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盡管銷量目前僅占德國汽車銷量的1.5%。然而,隨著多家中國汽車制造商進軍德國市場,預計其銷量將大幅增加。
國際能源署(IEA)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16%是從中國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產業(yè)與德國的汽車供應鏈日益交織,許多中國電動汽車電池企業(yè)也在德國扎根,與德國供應商如博世和舍弗勒集團合作。
中國與歐洲的汽車產業(yè)鏈緊密交織,但歐盟擔心在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后,中國出口汽車將涌入歐盟市場,因此決定進行反補貼調查。目前,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10%的關稅,調查將考慮企業(yè)直接獲得的補貼、稅收減免以及國有銀行提供的優(yōu)惠貸款等因素。
根據(jù)世界貿易組織(WTO)前秘書長拉米的預測,此次磋商最終可能達成最低出口價格承諾,即中國電動汽車可以繼續(xù)出口,但價格將上漲,增加10%、20%或30%等。這種解決方案在過去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案件中已經(jīng)有過先例。
綜上所述,中國和歐洲的汽車產業(yè)關系緊密,反補貼調查可能對歐洲汽車業(yè)產生不利影響,但雙方也有利益相關,最終可能會達成妥協(xié)解決方案,以平衡各方利益。
審核編輯:湯梓紅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514瀏覽量
235877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443瀏覽量
112580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子元器件進入歐盟市關鍵認證
詳解歐盟RoHS與中國RoHS的異同點
推斷補貼率超700%!美國欲制裁中國電池材料公司
英特爾獲歐盟5.1555億歐元利息賠付
歐盟重審對科技巨頭調查
歐盟重新評估科技巨頭調查
鴻海與Dixon敦促印度政府發(fā)放補貼
歐洲芯片補貼初見成效,但仍需加大投資力度
歐盟批準西班牙補貼金剛石晶圓廠
充電樁歐盟CE認證怎么辦?
關于歐盟法規(guī)中測試場景的研究
行業(yè)動態(tài) | 全球芯片,補貼戰(zhàn)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五年反補貼稅,最高稅率達45.3%

歐盟對中反補貼引發(fā)恐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