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道,蘋果公司計劃最早于2020年開始在Mac電腦上使用自己的芯片,取代現(xiàn)在使用的英特爾處理器。
據(jù)報道,這項代號為“卡拉馬塔”的計劃,目前仍處于早期發(fā)展階段,但它是蘋果更大策略布局的一部分。這一計劃旨在讓蘋果的各類設備更加相似,且更加無縫對接,蘋果希望讓用戶更無縫地使用Mac、iPhone和iPad等所有蘋果設備。
對蘋果而言,這一改變具有決定性意義。英特爾仍是蘋果產(chǎn)品組合中由其他廠商設計的一些重要芯片的供應商。
目前,iPhone、iPad、Apple Watch和Apple TV均使用由Apple設計的、基于ARM技術的主處理器。Mac產(chǎn)品若采用自主設計的芯片將允許蘋果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發(fā)布新產(chǎn)品,而不必困于英特爾處理器的研發(fā)進程。
克勞斯研究公司的分析師香農(nóng)·克勞斯(Shannon Cross)表示,“我們認為蘋果正在尋求進一步整合硬件和軟件平臺的方法,他們已在這個領域做出一些整合iOS和macOS的明確嘗試,蘋果正逐步增加研發(fā)支出,它已嘗試垂直整合產(chǎn)品組件,這樣可以提升產(chǎn)品的功能性以實現(xiàn)差異化競爭。”
而Stifel分析師Kevin Cassidy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他認為市場對蘋果計劃的報道“反應過度”,英特爾的前景依然良好。預計其他個人電腦制造商不會考慮設計自己的中央處理器。
Summit Insights集團分析師Kinngai Chan說,“盡管蘋果很可能會取代英特爾的一些低端產(chǎn)品線,但我們認為到2020年,蘋果很難完全取代英特爾,特別是在其高端產(chǎn)品方面?!?/p>
蘋果公司首席財務官Luca Maestri在談及公司2017年芯片業(yè)務時說,“我們可以推動創(chuàng)新。我們可以更好地控制時間、成本和質量?!?br />
蘋果想撬動英特爾的初衷從何產(chǎn)生的呢?
編者覺得因素有很多,一向掌控力強的蘋果,在電腦芯片領域不得不受制英特爾,比如:
1、2014 年蘋果新發(fā)布的 MacBook Pro 由于英特爾第五代酷睿處理器的延遲上市;
2、2016 年蘋果全新的 MacBook 系列登場,然而,跳票的英特爾第七代處理器,讓蘋果又一次被迫使用前代產(chǎn)品。
這樣的事件重復出現(xiàn),促使蘋果沒有了耐心那是絕對的。從2017年我們可以看到,蘋果發(fā)布的iPhone X 、Face ID、AR 等核心賣點,無不依賴于A11 仿生芯片提供的計算能力,如果 A 系列芯片是由其它技術廠商提供,iPhone 能否持續(xù)引領手機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難免得畫下一個問號。
所以,發(fā)展自主芯片雖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對于蘋果來說確不得不這樣做。不僅如此,在2017這一年蘋果還開啟了GPU 的自主研發(fā),努力地完成全方位的芯片自主化,并力主打造一個讓開發(fā)者們開發(fā)出可以同時在 iOS 和 macOS 上同時運行系統(tǒng)。
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蘋果都擁有足夠的理由去研發(fā)自主處理器。但存在的問題是,更換處理器平臺真的有點難。
從當前蘋果的動作可以知道,蘋果是想通過硬件的掌控,來打造軟硬件一體化的體驗,鞏固自身的應用生態(tài),而英特爾眼光放在了5G 及人工智能之上。從這個角度來看,兩者的沖突可能并不是那么明顯,但蘋果的桌面端芯片仍然很值得期待。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244瀏覽量
178143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578瀏覽量
206199 -
半導體芯片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37瀏覽量
71980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超越臺積電?英特爾首個18A工藝芯片邁向大規(guī)模量產(chǎn)

英特爾代工或引入多家外部股東
英特爾計劃分拆RealSense深度攝像頭業(yè)務
英特爾2024產(chǎn)品年鑒:AI與軟硬件的融合發(fā)展

英特爾推出全新英特爾銳炫B系列顯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