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BA(印刷電路板組裝)加工領域,焊接是一項核心操作,它承擔著將各類電子元件精準安裝到印刷電路板上的重任。在DIP(雙列直插式封裝)生產車間,波峰焊是常用的焊接設備,它能顯著提升插件元件的焊接效率,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快速的生產。然而,在許多生產車間的波峰焊后端,我們仍能看到后焊設施的身影。那么,究竟什么是后焊工藝?它在PCBA加工中又為何必不可少呢?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深入探究。
什么是后焊工藝?
后焊工藝本質上是一種手工焊接方式。操作人員借助電烙鐵,手動將電子元件焊接到印刷電路板上。這一過程通常安排在波峰焊接之后,主要原因是部分元器件或特定情況并不適合采用波峰焊接。與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機器焊接相比,后焊加工的焊接速度相對較慢,但它憑借獨特的操作方式,在PCBA加工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后焊工藝的必要性:
1.應對特殊元器件需求
在PCBA加工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客戶提出特殊要求的元器件。例如,一些靈敏度極高的元器件,它們對焊接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要求苛刻,無法承受波峰焊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機械沖擊和溫度波動。因此,這類元器件必須通過手工焊接的方式,由經驗豐富的操作人員精準控制焊接參數,確保焊接質量。
2.適配不耐高溫元器件
波峰焊設備在運行時,內部需要維持較高的溫度,通常爐內溫度會高于鉛的熔點。這就導致一些不耐高溫的元器件無法承受這樣的高溫環(huán)境。如果強行將它們通過波峰焊進行焊接,很可能會損壞元器件,影響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所以,對于這類不耐高溫的元器件,后焊工藝成為了唯一可行的選擇。
3.解決元器件形狀問題
波峰焊接對元器件的形狀和尺寸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對元器件的高度有明確要求。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元器件能夠順利進入波峰焊設備內部完成焊接。然而,當遇到元件過高或過長,其高度超出波峰焊標準高度時,這些元器件就無法通過波峰焊正常焊接。此時,后焊工藝就能發(fā)揮其優(yōu)勢,通過手工操作完成焊接任務。
4.克服PCB板設計局限
在PCB板設計階段,有時會出現(xiàn)元器件距離板材邊緣較近的情況。當這樣的PCB板經過波峰焊接時,靠近邊緣的元器件可能會與機器發(fā)生碰撞,導致元器件損壞或焊接位置偏移。另外,液態(tài)錫也可能無法充分接觸到這些元器件,從而影響焊接效果。為了確保焊接質量,對這些特殊位置的元器件采用后焊工藝進行處理是十分必要的。
總之,后焊工藝在PCBA加工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主要針對特殊元器件、不適合高溫焊接的元器件,以及因形狀或位置原因難以通過波峰焊接的元器件進行操作。后焊工藝為PCBA加工提供了更精細的控制和更強的適應性,有力地保障了電子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
審核編輯 黃宇
-
PCBA
+關注
關注
24文章
1836瀏覽量
5518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SMT與DIP在PCBA加工中的關鍵差異解析
PCBA代工中,試產環(huán)節(jié)真的是‘智商稅’嗎?
PCBA加工中錫膏選型的“五維評估法”

半導體硅表面氧化處理:必要性、原理與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