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機原理簡述
舵機是一種高精度的位置伺服執(zhí)行機構,廣泛應用于機器人關節(jié)、無人機舵面控制、航模操控等場景,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接收控制信號,精確驅動輸出軸旋轉到指定角度并保持穩(wěn)定。以下從結構組成、控制原理、工作流程三方面簡述其原理:
一、結構組成
舵機的基本結構由驅動單元、傳動單元、反饋單元和控制電路四部分組成:
驅動單元:通常為直流減速電機,提供基礎動力輸出。
傳動單元:由齒輪組構成,用于減速增扭,將電機的高速低扭矩轉動轉化為輸出軸的低速高扭矩轉動,同時提升控制精度。
反饋單元:核心是電位器(或編碼器),與輸出軸機械連接,能實時將輸出軸的旋轉角度轉化為電壓信號,反饋給控制電路。
控制電路:包含信號接收、比較放大和電機驅動模塊,負責處理輸入信號、對比反饋信號,并驅動電機調整角度。
二、控制信號特點
舵機的控制信號為周期性脈沖信號,具體參數(shù)如下:
脈沖周期固定為20ms(即頻率 50Hz)。
脈沖寬度決定輸出角度:標準舵機中,脈沖寬度在0.5ms - 2.5ms范圍內對應輸出軸0° - 180°旋轉(不同型號可能有差異,如部分舵機支持 360° 連續(xù)旋轉,但原理類似)。
例如:1.5ms 脈沖對應 90°(中間位置),0.5ms 對應 0°,2.5ms 對應 180°。
三、工作流程
信號輸入:控制電路接收外部發(fā)來的周期性脈沖信號,解析出目標角度對應的脈沖寬度。
反饋檢測:電位器實時檢測輸出軸當前角度,轉化為對應的電壓信號(與當前角度成正比),反饋給控制電路。
誤差比較:控制電路將目標角度信號與當前反饋信號進行對比,計算出角度誤差。
驅動調整:若存在誤差,控制電路輸出驅動信號,控制電機正轉或反轉(根據(jù)誤差方向),通過齒輪組帶動輸出軸轉動,同時電位器隨輸出軸同步轉動,更新反饋信號。
穩(wěn)定保持:當輸出軸旋轉到目標角度時,反饋信號與目標信號一致,誤差為零,電機停止轉動,輸出軸保持在目標角度。
四、核心原理總結
舵機通過閉環(huán)反饋控制實現(xiàn)精確角度控制:以脈沖信號設定目標角度,利用電位器實時監(jiān)測當前角度,通過電路對比并驅動電機消除角度誤差,最終使輸出軸穩(wěn)定在目標位置。這種 “設定 - 檢測 - 調整 - 穩(wěn)定” 的閉環(huán)機制,是舵機高精度、高穩(wěn)定性的關鍵。
審核編輯 黃宇
-
舵機
+關注
關注
17文章
361瀏覽量
42559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PWM信號是如何控制舵機的?
電動舵機和直線舵機的區(qū)別?
工業(yè)大舵機和普通舵機的區(qū)別?
無刷舵機與普通舵機等舵機有哪些區(qū)別
什么是舵機?舵機的種類有哪些?
舵機PWM信號介紹!
舵機的種類有哪些?
舵機的執(zhí)行原理
舵機怎么控制正反,舵機怎么使用?
舵機如何控制?
PWM 型號舵機控制方法!
舵機精準定位背后的秘密

舵機與伺服電機有的區(qū)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