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的共模扼流線圈擁有廣泛產(chǎn)品陣容,信號線用共模扼流線圈中,根據(jù)特性和尺寸需求,可選擇不同產(chǎn)品。下面來介紹下,如何從特性角度選擇合適的共模扼流線圈。
1.差動傳輸和共模額扼流線圈的使用方法
講解共模扼流線圈的特性之前,來首先介紹共模信號和差模信號的概念。
雖然這些概念在「噪聲對策的基礎 【第6講】 片狀共模扼流線圈」中已講解過,本次將以對使用2根信號線進行數(shù)據(jù)傳輸?shù)牟顒觽鬏敒槔俅沃v解一下。
正如「為何高速傳輸是差分傳輸?」中介紹的一樣。差動傳輸是用于高速數(shù)據(jù)傳輸?shù)囊环N方式。例如智能手機的攝像頭和顯示屏等所用的MIPI??、電腦的HDMI??和DisplayPort、USB等,都是差動傳輸方式。
如圖1所示,差動傳輸?shù)?根線中,彼此的相位(表示電壓波形和電流波形的偏差)是逆向信號進行傳輸?shù)摹?/p>
將這個信號稱為差模信號,通過差模信號進行數(shù)據(jù)傳輸。(差模有時候也稱為普通模式),相對于差模信號,還有一種稱為共模信號的信號,在2根線中同相進行信號傳輸。
對于差模信號來說,共模信號是不需要的信號,也就是噪聲,由此稱其為共模噪聲。

圖1 差動傳輸中的差模信號和共模信號
高速差動傳輸信號如圖1所示,差模信號中混雜著共模噪聲。收到差分信號時,差模信號互相加強,共模噪聲互相取消。像這樣的差動傳輸方式不易受到共模噪聲的影響。
如圖2 所示,在遠處觀察差動傳輸?shù)姆派湫盘枺盘柺窍嗷ブ丿B的。此時,差模信號互相抵消,共模噪聲互相加強。也就是說,在遠處易受共模噪聲影響。
在類似噪聲問題發(fā)生時,將共模扼流線圈串入差動傳輸線,能夠有效去除共模噪聲。

圖2 差動傳輸?shù)姆派湓肼?/p>
如圖3所示共模扼流線圈串入差分信號線,共模扼流線圈能夠使數(shù)據(jù)傳輸時必要的差模信號通過,同時降低共模噪聲。

圖3 串入差分信號線的共模扼流線圈
?。玻材6罅骶€圈特性的見解
事實上由于共模扼流線圈,差模噪聲多少會降低。此外,差模信號和共模信號由于頻率不同,發(fā)生的縮減量也有所不同。用差模插入損耗Sdd21的頻率特性和共模插入信號Scc21來表示這樣的共模扼流線圈的特性。(Sdd21和Scc21是混合模式4端口S參數(shù)的一部分)
差模插入損耗Sdd21的頻率特性如圖4所示,共模插入損耗Scc21的頻率特性如圖5所示。圖4和圖5的插入損耗越深表示損耗越大。如圖4所示,差模信號頻率越高損耗越大。如圖5所示,共模插入損耗Scc21是具有峰值的曲線,頻率不同,共模噪聲的除去效果也有所不同。

圖4 差模插入損耗(傳輸特性)

圖5 共模插入損耗(傳輸特性)
差動傳輸?shù)男盘栴l率由于各接口方式不同而不同,據(jù)此共模扼流線圈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
可根據(jù)傳輸信號波形判斷共模扼流線圈是否適用。一般來說共模扼流線圈的截止頻率以差動傳輸規(guī)格信號頻率的3倍使用。所謂的截止頻率是差模插入損耗變成3dB時的頻率。
但是,即使在3倍以下,也以信號波形上不發(fā)生問題為多,這至多是一個參考。(因為在各接口上規(guī)定了穿孔圖等信號質量的標準,所以最終是對照這個標準,判斷合適與否)
一方面,問題噪聲和它的頻率根據(jù)終端不同而不同,據(jù)此合適的共模插入損耗的頻率特性也隨之發(fā)生改變。
例如,發(fā)生超過輻射規(guī)章標準規(guī)定的限定值噪聲時,在那個噪聲的頻帶內(nèi)選擇共模插入損耗大的更有效。
此外,差動傳輸反射的共模噪聲有時會對自身的LTE和Wi-Fi等無線通信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圖6)??梢哉J為因與無線通信發(fā)生同樣頻率的共模噪聲,天線接收了這個噪聲才造成的。將其稱為抑制接收靈敏度。此時,通過插入共模扼流線圈,可抑制共模噪聲的放射,改善接收靈敏度。

圖6 通信功能劣化(抑制接受靈敏度)事例
?。常材6罅骶€圈的選擇方法
以在700MHz~900MHz具有的LTE的band內(nèi),由于差模的MIPI? 放射噪聲,抑制接受靈敏度的情況為例,介紹共模扼流線圈的選擇方法。
在此設定MIPI? 的信號頻率為500MHz。在這個例子當中,我們將看一下,如圖7和圖8所示的所具有的2種類型的共模扼流線圈A(DLP0QSA150HL2)、B(NFP0QSN112HL2),哪個更合適。
首先,看一下圖7的差模插入損耗。信號頻率的3倍是1.5GHz。無論哪個共模扼流線圈的截止頻率都高于1.5GHz,所以似乎沒有問題,都很適用。接下來,看一下圖8插入損耗的700MHz~900MHz,共模扼流線圈B(NFP0QSN112HL2)的插入損耗變的更大。
也就是說,共模扼流線圈B(NFP0QSN112HL2)能夠降低700MHz~900MHz的共模噪聲,能夠更有效地改善LTE接收靈敏度。

圖7 差模插入損耗(傳輸特性)

圖8 共模扼流線圈插入損耗(傳輸特性)
?。ǎ材6罅骶€圈A:DLP0QSA150HL2 / B:NFP0QSN112HL2)
在另一案例中,將Wi-Fi的抑制接收靈敏度刊登于「噪聲對策中如何改善WLAN的接收靈敏度?」,請務必作為參考。
如上所述,弄清差模傳輸?shù)男盘栴l率以及成為問題噪聲的頻率后,通過查看差模插入損耗Sdd21以及共模插入損耗Scc21,便可以選出合適的共模扼流線圈。
電子發(fā)燒友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