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工智能和人類圍棋高手的這場世紀大戰(zhàn),阿爾法狗背后的哈薩比斯和DeepMind也逐漸被人所知,細看DeepMind 的歷史,竟在其早期投資人的名單里看到了李嘉誠的名字。“投資超人”不愧是“超人”,總能以獨到的眼光在一個優(yōu)秀項目萌芽的時候抓住他,讓我們通過李嘉誠在新興科技領域的一些投資動向,來預測未來到底有哪些領域會爆發(fā)、崛起。
要說李嘉誠在科技領域的動作,首先得說他旗下的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HV),李嘉誠現年87歲,作為全球知名的億萬富豪,通過旗下的長和系(長江實業(yè)、和記黃埔)與赫斯基石油(Husky Oil)積累了約310億美元財富。
所以人們對其最初的印象是地產商和移動通信領域的投資,而正是維港投資,架起了李嘉誠與崛起的數字初創(chuàng)企業(yè)之間的橋梁。
咳咳,在講正事兒之前,先插播一段八卦:關于李和HV,也關于李和他的紅顏知己。
1961年出生的周凱旋,比李嘉誠年輕33歲。據報道,上世紀80年代末,周凱旋認識了著名導演徐克的太太、在政商兩界都有豐富人脈的施南生,又通過施南生結識***的干表妹張培薇。兩人見面后迅速成為知己,合組了兩家公司,其中一家就是維港公司,專做內地貿易。
周和李結識于1993年,當時周凱旋正在北京王府井開發(fā)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東方廣場,李嘉誠等香港財團亦參與其中。隨后,借助在Tom網上的合作,周凱旋真正進入李嘉誠的財富圈子,成為“長期生意伙伴、助手和親信”。維港投資成立于2007年前后,但周凱旋向《福布斯》亞洲版透露:2002年時,她與長期商業(yè)伙伴張培薇一起創(chuàng)辦了維港投資,在高科技領域尋找投資機會。李嘉誠在其創(chuàng)立之后兩年才決定通過李嘉誠基金會入伙。
2007年12月,李嘉誠通過HV以1.2億美元買下Facebook的0.8%股份,而如今facebook的市值早已突破3000億美元,李嘉誠當初的1.2億美元投資早已經翻了至少十幾倍,再加上后來對spotify,skype(Ebay收購,后被微軟收購)等諸多知名互聯網企業(yè)投資的成功,樹立了Horizons Ventures國際一流風投的名聲。
目前,維港總共投資了60多家高科技企業(yè),單單物聯網領域就涉及大數據、人工智能、3D打印、比特幣信息、智能家居等等,涉獵廣泛。維港投資所投的項目主要分為數據用量和顛覆性科技兩大類。
“他和他的團隊最酷的特點之一,就是他們對于想象中的世界發(fā)展方向了然于心?!?/p>
——Spotify的首席執(zhí)行官丹尼爾艾克(DanielEk)
我們具體來看看維港投資的那些明星企業(yè):
Siri
領域:人工智能、語音識別
大家都知道Siri是iPhone里的那個語音助手,而實際上,這個產品并非出自蘋果公司。2009年,HV以1550萬美元投資專門制作語音識別系統(tǒng)的Siri,該公司于2010年以2億美元的價格被蘋果收購,成為語音助手的代表。
2014年,Siri最初的兩位開發(fā)者打造了一款名為Viv的全新語音助手,將會克服Siri在功能上的一些短板,不僅有強大的自我學習功能,更能處理復雜的提問和語音命令。而當年看好Siri的李嘉誠又再次投資了1000萬美元,成為該公司當時唯一投資者。
DeepMind
領域:人工智能、深度學習
關于DeepMind,小編在《開辟AI領域的“曼哈頓計劃”,提煉人類智慧成機器算法,是他養(yǎng)成了阿爾法狗》這篇文章里已經仔細扒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不過從阿爾法狗的表現已經能夠看出這家公司是多么逆天了。DeepMind2010年末組建,李嘉誠是其的初期投資者之一,2014年谷歌話6.6億美元收購了DeepMind。
Waze
領域:智能交通、地圖導航
2011年10月,Waze獲得來自凱鵬華盈和HV投資3000萬美元。而后Waze被谷歌花費近10億美元收購。
Waze 是一個免費應用,可在蘋果的設備以及基于谷歌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tǒng)的設備上運行,目前其用戶已遍及全球約190個國家。Waze利用移動設備的 GPS信息來獲取有關路面交通流量的信息,從而向汽車駕駛員提供更好的行車路線。Waze還擁有一個由7萬多名會員組成的社區(qū),這些會員幫助Waze編輯 地圖和添加一些細節(jié)信息,如特定加油站的汽油價格,或是駕駛員在何處應留心超速監(jiān)視區(qū)和避免發(fā)生交通事故等。在中國交通堵塞問題很嚴重的情況下,采用這樣一款非常智能的應用對于緩解交通壓力非常有幫助。
地圖的創(chuàng)業(yè)高潮發(fā)生在2008年,但從2009年開始,資本慢慢冷卻下來,大多數持續(xù)燒錢的地圖項目,紛紛死去。不過在2011年,隨著游戲娛樂應用更加流行,利用手機,以路況內容形成一種社區(qū),并帶動社交網絡的發(fā)展,便成了互聯網巨頭們在苦苦尋求的移動互聯網入口級產品,“在2011年時就要有這種預見和決策,確實需要眼光?!?/p>
Onavo
領域:數據、流量
Onavo是一款可以減少移動設備數據用量的App,在不影響數據傳輸速度的情況下,用戶通過移動終端傳輸的數據將會先經過Onavo服務器的壓縮,從而降低了所需要的數據流量。維港投資Onavo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移動數據用量持續(xù)地以幾何級數增長,用戶為流量買單掏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根據英國商業(yè)咨詢公司Informa的統(tǒng)計,數據流量增長20倍時,運營商的收入僅增長了2倍。數據流量成本屬于可變成本,每一兆額外的數據流量都需要額外的資本支出,公司不得不為每一兆的數據流量投資建網。
后來,Onavo賣給了Facebook。
Affectiva
領域:面部識別、數據分析
開發(fā)了分析人類面部表情和情緒反應軟件Affdex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Affectiva則以技術獲得維港投資青睞,在2012年獲得后者一筆1200萬美元的投資。
Affectiva脫胎于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一個致力于研究自閉癥的項目,最初用意是幫助人們理解自閉癥兒童微表情下的真實情緒。只需通過手提電腦、手機和其他手持移動設備上的普通攝像頭,Affdex就可以收集人們在觀看視頻和圖片等內容時所流露的表情,形成龐大的數據庫并據此利用算法分析人們對事物的真實反應。
MisfitWearables
領域:可穿戴設備、智能硬件
美國可穿戴設備創(chuàng)業(yè)公司Misfit Wearables由蘋果前CEO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創(chuàng)辦于2011年,致力于可穿戴計算設備研制,目前已推出Misfit Shine 系列。2013年12月HV領投了其B輪的1520 萬美元融資。
關于產品,Misfit的理念應該很得李嘉誠認可:下一代可穿戴設備不應該追逐時尚,對周圍的事物不僅僅可以感應,而且具有其他的功能。是一種對消費者很重要,忘記帶了的話,甚至不得不跑回家去拿的那種設備。
這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故事也很有趣:正當Vu、Sculley和他Agamatrix的共同創(chuàng)始人Sridhar Lyengar還在冥思苦想公司名字,在各種類似于“以太軟件”的爛名字里掙扎。有天他們坐在門羅帕克的沙丘路上的羅斯伍德賓館的一張桌子上,完全無法決定公司叫什么名字,突然聽到了Steve Jobs去世的消息。
“John離開蘋果公司以后大家再也沒聚過,這實在太遺憾了,所以我們決定用公司名來紀念Steve。”Vu說。“Misfit Wearables”這個名字的靈感來自1997年蘋果為宣傳”Think Different”口號制作的廣告:“以下的話是對那些’瘋狂’的人致意,那些與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人(misfit),那些反叛者,那些制造麻煩的人,那些方孔里的圓木釘?!?/p>
去年12月,Misfit Wearables 宣布已經完成融資4000 萬美元,投資方包括小米、京東、紀源資本、順為資本等風險投資公司。
Eva Automation
領域:智能家居
Eva Automation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新成立的智能家居技術公司,由Facebook前任CFO Gideon Yu創(chuàng)辦。同年11月份,公司獲得李嘉誠參投的共計2000萬美元融資。
這是一家到目前為止都堪稱神秘的公司,在未推出具體產品前,Yu不愿提供過多細節(jié),他只是寬泛地透露,“我們希望為A/V設備的用戶帶來出色的控制體驗,我們將關注能夠控制家電的智能手機應用?!彼赋?,這一構想最初源自他自己的個人經歷,他想要買些商品,但市場上不存在,因此希望通過創(chuàng)建這家公司來填補這一空白。
通過Eva Automation官網可以看到該公司的標語是“讓A/V突破想象(A/V reimagined)”。招聘啟事中寫道,“Eva制造的設備將改變我們與家居互動的方式并顛覆我們對家居的看法。我們正在組建消費電子行業(yè)中一支世界一流的技術團隊?!痹摼W站列出的職位空缺涵蓋硬件、軟件以及固件工程,這表明該公司的設備或許與在線服務有關。
從以上這些成功案例,我們也許可以總結幾條屬于李嘉誠的“投資哲學”
1. 只專注于高新技術的企業(yè),不會投資非技術領域的項目。
科技科技,最重要的在一個“技”字。
在李嘉誠的眼里,核心技術絕對是讓他對一個項目另眼相待的法寶,而一個企業(yè)早期的核心技術都來源于公司里有特殊才能的技術員。換言之,李嘉誠投資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一定有一個明星團隊:比如DeepMind的哈薩比斯、雷格和蘇萊曼;比如Misfit的蘋果前CEO約翰·斯卡利;再比如Summly的創(chuàng)始人尼克·德阿洛伊西奧(Nick D Aloisio)等等。
李嘉誠喜歡與這些年輕科技奇才談天說地——其中不乏攀巖愛好者、背包客、視覺表演藝術家、海軍指揮官,以及衍生品工程師和交易員。
“科技讓我心境年輕?!?/p>
——李嘉誠
2.通過實用邏輯來迅速判斷投資價值
什么是實用邏輯呢?即這家公司的技術能否應用在已經普及的產品上,更容易地獲取潛在用戶。比如說大家都熟悉的蘋果的Siri;再比如Waze,Waze可在蘋果的設備以及基于谷歌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tǒng)的設備上運行,迅速籠絡了大批用戶。
3.找有被收購潛質的公司
既然是投資,本質上做的也是低買高賣的生意,所以找有被收購潛質的公司至關重要。
HV熱衷于投資基礎工具類項目,如圖像、視頻、文字的處理類技術,而這些項目都有被大公司收購的潛質。
4.找準最好的投資時機
HV選擇投資項目的時間,大多在初創(chuàng)公司從獲得天使投資到進入下一階段融資之間的空白期,有研究數據表明,美國初創(chuàng)公司的這段空白期正在變得越來越長,而從價格和時機來看,也這正是創(chuàng)投進入的絕好機會。
年逾八旬的李嘉誠縱橫資本市場這么多年,并不僅僅只依賴于個別產業(yè)的興衰成敗。維港投資也只不過是龐大的李氏王國中一個錨而已。
在時間的長河里,李嘉誠的諸多投資歷程描繪出來的巨大海圖中,也隱隱能看到過去數十年來世界經濟洋流的走向。
超人一直在飛。
?
評論